台達電子今年取得聯合國第16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CBD COP16)觀察員身分,在官方談判區主辦2場周邊會議分享珊瑚復育成果,4日舉辦CBD COP16返台成果記者會。(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提供)
聯合國第16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CBD COP16)日前落幕,台達電子成為台灣第1家取得觀察員身分的企業,並在CBD COP16官方談判區舉辦周邊會議發表珊瑚復育成果,未來將致力達成2025年前復育1萬株珊瑚的目標。
台達電子2022年起參與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今年透過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取得CBD COP16的觀察員資格,並在官方談判區主辦2場珊瑚復育相關周邊會議、受邀參與綠建築與生物多樣性的周邊會議,累積逾百位國際級氣候領袖與會。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郭珊珊指出,基金會2021年起與學者、專家捲起袖子換上潛水服投入珊瑚復育,今年邀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前所長戴昌鳳擔任總顧問指導相關研究,並在COP16周邊會議發表,未來將藉其研究成果與經驗,朝2025年前復育1萬株珊瑚邁進。
「台達孕生珊瑚復育計畫」總顧問戴昌鳳則表示,全球四分之一以上海洋生物仰賴珊瑚礁生存,然上世紀後期以來因氣候變遷,珊瑚頻繁白化,從1960年代到2018年已有逾三分之二珊瑚消失,近年海洋熱浪更持續擴散,珊瑚可說是正面臨生存危機,台灣則因為擁有特殊地理環境,可能成為全球珊瑚的諾亞方舟,台達電子積極投入珊瑚復育相當有意義。
戴昌鳳說,樂見企業攜手學術界針對保育珊瑚投入資源,台達電子已協助耐熱珊瑚幼苗野外復育;蒐集排放型珊瑚精卵進行人工授精及幼苗培育,維持珊瑚基因多樣性;於基隆設立潮境珊瑚保種中心,蒐集20種珊瑚,3000株活體珊瑚苗,目標保護逾30種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色名錄上受威脅以及台灣特有物種;投入台達Micro-CT技術結合次世代基因定序,有助建立台灣珊瑚基因庫、接軌國際基因資料庫。
他認為,台達電子本次在CBD COP16的行動非常成功,大幅提升台灣跟台達致力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國際形象。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