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位親子齊聚台東農村,共學共食體驗食農教育
今年暑假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東分署(以下簡稱臺東分署)為推廣食農教育,於7月26至27日首次舉辦「探索吧!!縱谷食農小廚師食農料理體驗營」,透過為期兩天的活動,邀請來自花蓮、臺東兩縣共30位國小學童參與,由孩子化身為「小廚師」,與在地食農達人學習料理,實地走訪農村、深入了解在地食材的來源與文化背景,並於活動尾聲與百位家長親子共食,感受難得的情感交流時光。
食農體驗營邀請親子同樂共食
臺東分署自112年起積極推動食農教育,與縣內多所國中小建立合作網絡,期望透過營隊形式,讓學童在寓教於樂中自然學習,進而將食農教育落實於日常生活。今年活動特別與關山鎮農會米國學校、後山巡米所(梓園碾米工廠)、痴愛玉、宏昌客家菜館等在地單位合作,設計出兼具教育性與趣味性的課程內容。
國小生化身小廚師,分工合作完成指定料理
營隊活動結合食農教育三面六項核心精神,包括認識食物來源、生產過程、飲食文化等,孩子們除逛市場認識食材、聽職人說菜,更透過實際動手烹飪,加深對「從產地到餐桌」概念的理解。在活動最後的「料理成果發表會」中,小廚師們分組完成指定料理,並向在場的家長進行「說菜」展示,介紹所使用的食材、料理過程與背後的文化意涵,隨後的親子共餐環節中,百位親子齊聚一堂,品嚐孩子們的心血成果,場面溫馨感人。
臺東分署表示,舉辦這類活動的核心目的,除了讓孩子認識本土農業與飲食文化,也希望透過食農教育傳遞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分享與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共餐不僅是一種飲食行為,更是情感連結、文化傳承的方式,是食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未來,臺東分署將持續推動農村再生及農村體驗產業,鼓勵青年農民與小農發展「農業+教育+旅遊」的創新模式,並配合《食農教育法》推展更多元的食農體驗活動,讓更多民眾認識食物的價值,培養愛護土地與環境的責任感。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