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沈陳石銘教授。(沈陳石銘提供/李念庭台北傳真)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癌症,並以「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乳癌占約7成最多。多數早期患者接受手術搭配術後荷爾蒙治療,預後良好,但針對少部分中高復發風險族群,術後須採取更積極治療。專家指出,經醫師評估使用荷爾蒙療法合併新一代口服化療藥物治療,有助降低復發風險,且因服用便利、副作用可控,成為重要輔助療法之一。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22年台灣超過1.7萬名女性罹患乳癌,且人數逐年上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專任主治醫師沈陳石銘表示,隨著國家推行乳癌篩檢,近年早期個案逐漸上升,有助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沈陳石銘說明,乳癌又分為不同亞型,其中約7成為「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目前治療策略是在手術後,搭配至少5年荷爾蒙療法。多數早期患者預後相當良好,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可能有復發風險。
乳癌復發風險,與腫瘤大小、有無淋巴結轉移、腫瘤分化程度(Grade)、年齡小於40歲等有關。沈陳石銘指出,即使沒有淋巴結轉移,當腫瘤大於3公分,或Grade 3高惡性度、腫瘤介於2~3公分且為Grade 2,就屬於中高風險族群,應考慮更積極術後輔助治療。
沈陳石銘說明,早期乳癌術後治療中,除了以荷爾蒙療法搭配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新一代5-FU口服化療藥物,也成為臨床重要治療選擇之一。臨床實證顯示,針對中高復發風險的早期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乳癌患者,術後採荷爾蒙療法合併5-FU治療1年,可降低37%復發風險,並有效延長無病存活時間。
沈陳石銘說,相較傳統化療以靜脈注射,可能出現白血球下降、掉髮、噁心嘔吐等副作用,新一代5-FU口服化療藥物服用便利、副作用在可控範圍,頂多腸胃不適,搭配藥物即可緩解,病友能兼顧生活品質與治療效果,是實用且具彈性的輔助療法選項。
沈陳石銘強調,乳癌雖常見但並不可怕,鼓勵女性成年後定期檢查、追蹤,只要早期篩檢、及時診斷、選擇合適治療方式,都能有效控制甚至痊癒。術後的黃金防復發期,建議患者與醫療團隊充分溝通,根據個人風險、治療目標與生活需求,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組合。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