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房屋數位智能中心轄下仲介產品部門,由執行經理溫家政領導部門團隊應用房地產科技,提升交易品質。(本報資料照片)

    信義房屋自1997年推出房仲網站,以「以人為本,科技補位」精神成為產業領頭羊,2021年數位智能中心轄下仲介產品部,由執行經理溫家政領導部門團隊,搭配數據團隊,運用AI智能進行物件與客戶媒合,2022年服務應用以來,斡旋成效轉換率高出3成、成交率高出2成。顯見透過數位轉型、房地產科技應用不只提升績效,更嘗試經營成交會員制,延長後續與顧客服務的聯繫,在效率與情感昇華間一舉兩得。

 溫家政指出,信義房屋採混合雲架構,將官方網站和客戶App部署至雲端平台,核心服務則放在內部環境,公司重視同仁擁有健全的IT環境,以「更好、更快、更無負擔」的準則提升工作績效,對外鼓勵顧客使用數位通路輔以線上服務,希冀達到線上線下串聯以提升與客戶的服務品質。

 仲介產品部產品PM向容以售屋賣方的角度舉例,信義房屋網站和App能輕易理解房屋相關實價登錄行情,「線上委託」不只解決疫情期間無接觸需求,還是國外賣家的福音;「我的委賣專區」更能查閱物件被瀏覽數與帶看組數紀錄,查看物件熱度,而第一線業務夥伴更可以運用「智能配案」,以大數據輔助尋找潛在買方,讓售屋賣方不再成為無頭蒼蠅,大幅縮短時間成本。

 買房服務優化亦為信義房屋看重的服務。仲介產品部主任趙之瑜說,「DiNDON智能賞屋」利用3D技術擁有720度環景,讓顧客在空中就能全方位一覽房間,使用虛擬量尺確定格局大小,進而規畫家具擺放設計藍圖,透過AI演算法與即時渲染技術,讓客戶選擇套入各種變裝裝潢風格,滿足後續裝潢規畫對家的想像。

 仲介產品部經理廖慧如分析,「DiNDON智能賞屋」拍攝物件相比未拍攝物件多7成點擊率、成交速度提高2成,此外更有意想不到的趣事,如有買家邀請風水師線上遠端看房,直接利用服務應用分析寶地,令人印象深刻;另也有賣家在完成3D賞屋拍攝後,對老住宅虛擬重現相當感動,希望將檔案保存下來,而信義房屋亦提供此成交會員服務。

 溫家政表示,房子與人具有濃厚情感連結,印證公司以人為本的核心。在數位轉型過程,「會員制」展現信義房屋「以人為本」的精神,更首創提供給房地產成交客戶族群的會員方案。功能翻轉傳統仲介與顧客低頻短期成交關係,讓曾經成交的客戶登錄會員後,可享用成交會員的專屬服務,並可透過線上參與分店提供的社區服務與活動,以及居住生活的清潔、搬家、裝潢等服務,讓客戶能感受到信義在居住生活的服務及對客戶維繫的體貼與溫度。

 信義房屋「以人為本」專注於顧客服務著眼點,發現購屋民眾真正需求,對於9月初甫上線的「一站式找房找房貸」一掃年輕首購族對買房的不安,透過輸入自備款項、房貸利率等條件來探索買房方案,更羅列各家不同銀行的貸款數值,不只節省大量奔波銀行的時間,更能快速得到精準的結果。


信義房屋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技術來強化房地產科技。(信義房屋提供)

信義房屋永續經營 淨零排放成效佳
 信義房屋不忘本,在房地產科技與時俱進同時「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力拚碳排量降到最低,從紙本發放的轉型、線上簽署文件的開放以及虛擬看屋的實行,信義房屋5年來每筆不動產仲介服務碳排放量減少52.9%,今年也角逐「2022中時房產金牌卓越評鑑大賞」房仲類永續經營、服務品質傑出獎座,成效有目共睹。

 信義房屋表示,起先是紙本發派的改變,發現紙本廣告的浪費,且不受消費者歡迎,從2016年開始積極轉型,以DM線上系統取代,透過數位社群發放,以Line、FB粉絲團、數位APP等管道提供資訊。

 此外,信義房屋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技術來強化房地產科技,以往紙本訊息皆改成線上文件,簽名也升級為數位憑證,包含交易進度、帳目款項、代辦項目等資訊直接雲端上傳,大幅節省紙本列印的浪費,為節能減碳付出心力。

 「DiNDON智能賞屋」是實際減少碳足跡的關鍵,信義房屋仲介產品部執行經理溫家政表示,不僅能「為你的房子找到對的人,萬中選一精準配對」,更能讓遠距離和受疫情影響者突破空間限制,運用房地產科技在網站中預約經紀人一起線上看房,佐證科技與人情味相輔相成,符合信義房屋所致力目標,並在3D看屋中加入即時裝潢效果,一目了然房內格局,確實達到環保與便利的雙贏局面。

 根據信義房屋統計,2020年原物料與服務階段的碳排放由301.88公斤降至257.62公斤,近5年來,信義房屋的每筆不動產仲介服務碳排放量減少52.9%,效果十分顯著,印證了企業永續經營的決心。

 近年永續經營議題火熱,能從《釋放ESG潛力:探索ESG與企業估值的關係》研究中得知企業永續績效普遍與企業表現成正比,這些領導者深知酌水知源的觀念,推動現代社會發展的良性循環。信義房屋也希望借助科技力量,在2030年完成淨零排放的目標,在環保議題中以身作則,甚至要在不動產科技生態圈的應用中開闢新路,雄心壯志令人敬佩。

(中國時報)